满购网

七夕节的来源

047
七夕节,又称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生日,起源于中国,是中国地区和一些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,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。传说来自牛郎和织女。因为过去女人的...

七夕节,又称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生日,起源于中国,是中国地区和一些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,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。传说来自牛郎和织女。因为过去女人的命运只能嫁给女人,丈夫和孩子,所以很多女人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,希望以织女为榜样。所以每逢七姐诞,他们都会向七姐献祭,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,获得幸福的婚姻节。这就是“乞巧”这个名字的来源。女性还会结彩楼,准备黄铜制成的细针(七孔针),用五色细线迎风穿针。久而久之,七夕也成了“女儿节”。20122000年,乌丙安、叶舒宪等专家共同倡议将七夕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。

七夕节的习俗

穿针乞巧

这是最早的乞讨方式,始于汉代,流于后世。《西京杂记》说:“汉彩女经常在7月7日穿七孔针对开襟楼,人们习惯了。


喜蛛应巧

这也是一种早期的乞巧方式,其习俗略晚于穿针乞巧,大致起于南北朝时期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说; “是夕,陈瓜果在庭中乞巧。有喜子网在瓜上,以为符合。”

投针验巧

这是七夕穿针乞巧习俗的变体。它起源于穿针,不同于穿针。这是明清时期盛行的七夕习俗。明刘侗、于奕正的《帝京风景略》说:“七月七日中午,我丢了一根巧针。女人暴露在水的日子里,一瞬间,水膜生面,绣针漂浮,看水下针影。有成云花头鸟兽影,有成鞋剪刀水茄影,叫乞得巧;它的影子像锤子一样厚,像丝一样细,像轴蜡一样直。这是一个拙征。”

种生求子

旧习俗,七夕前几天,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,播下小米的种子,让它生出绿色的幼苗,然后在上面放一些小屋和花木,做成田舍村庄的样子,叫“壳板”,或者把绿豆、小豆、小麦等浸泡在磁碗里,等它长出一寸芽,再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,叫“种生”,也叫“五生盆”

为牛庆生

七夕之日,孩子们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,又称“ 贺牛生日。因为据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,为了让牛郎穿越天河看织女,老牛让牛郎把皮刨下来,开着牛皮去看织女。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,人们有了“为牛庆生”的习俗。

吃巧果

七夕节的节食以巧果而闻名。巧果又称“乞巧果”,款式多样。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被称为“笑累儿”、“果食花样”,图案有抑香、方胜等。宋代,七夕巧果已在市街上销售。

“七妈妈”

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也是“七娘妈”的诞辰日。崇拜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安全健康的偶像,在民间非常流行。

七夕节情人节礼物


七夕情人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。你还在担心礼物吗?又怕送礼物。TA不喜欢吗?不妨看看满购网商城在选择礼物时给出建议:七夕情人节送什么礼物?


最后修改时间:
沙漠孤烟
随机上篇2024年01月20日 10:52
随机下篇2024年01月20日 10:52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  • 验证码

评论列表

暂无评论